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厦门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厦门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2014年厦门楼市告别疯狂 高起价低溢价成为市场主流

来源:  海西晨报 厦门房掌柜  2015-01-21 08:43:32
[摘要]2014年的厦门楼市显得格外冷静。2014年初以来,市场陷入低迷境地,“金三银四”、“红五月”、“金九银十”局面不再,成交一直处于低位徘徊,最终以312.42万平方米收官,环比下跌近30%

供应缩减至近六年来新低

  2014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大幅缩水。受土地供应减少的影响,2014年共成交24幅地块,相比2013年减少了一半,规划总建从去年的390.73万平方米减少到221.94万平方米,政府共吸金172.54亿元,同比下降52.8%;其中商住地块成交10幅,相比去年减少4幅,规划总建137.34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7.5%,成交总额158.37亿元,同比下降15.6%。2014年厦门土地供应持续下滑,商住用地总建供应量却反涨。2014年厦门经营性土地供应建筑面积336.97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7.2%;其中含住宅用地供应建筑面积204.00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17.0%。从地块属性占地面积看,新增供应中商住用地所占比重持续增大,共13幅,达78.80万平方米,占比达57.2%。

  从区域分布看,在经历2012、2013年集美区和翔安区轮番唱戏后,同安区去年成为政府重点供应区域,全年共供应6幅,以37.83万平方米荣登供应面积榜首位置,商住用地较为突出,集中在环东海域片区;集美区和湖里区供应相差不大,分别以6幅、28.58万平方米和5幅、26.13万平方米位位列二、三位;海沧区供应地块幅数最多,达10幅,但地块规模一般,以21.63万平方米、15.7%的占比排名第四位,而翔安区的供应土地规模与海沧接近;受地块稀缺的影响,思明区的土地供应依旧垫底,全年仅供应2.20万平方米。

  高起价低溢价成市场主流

  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朗,这也导致了流拍地块的增加。与2013年相比,尽管2014年土地市场的供应量一直维持低位,但是流拍率却走高,全年29幅招拍挂地块中有5幅出现了流拍现象,在近几年厦门土地市场中较为罕见,其中不乏商住地块。

  虽然土地成交规模呈逐渐下滑态势,但土地价格却仍然坚挺。基于楼市行情的低迷,去年供地计划也显得更加谨慎,全年商住土地成交完成率仅为年初计划的三成不到。而在2013年房价大幅上升的市场背景下,政府也调高了商住地块的起拍价,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土地成交价格,但是作为土地起始价格的参考,势必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,面对土地供应缩水,而开发商需求旺盛等因素,导致土地价格节节攀升。

  起拍楼面价的调高,直接减少高溢价的可能性,低溢价成为市场主流。2014年全市经营性用地的总溢价率为43.8%,同比下跌51.4个百分点。在商住地块中,去年多数的溢价率维持在30%-60%之间。

  岛外四区高价地全部被刷新

  尽管今年市场环境一般,开发商拿地较为谨慎,但各区域高价地还是接踵而至。去年全年累计成交土地中,海沧区以7幅、52.17万平方米的总建成为去年土地成交规模最大的区域;商住地块成交楼面价方面,海沧区依然是岛外价格最高的区域。

  从区域具体来看,海沧区去年成交的7幅地块中有3幅商住地块,楼面价突破1.5万元/平方米大关。

  翔安区去年的土地成交以商住用地为主,其中2幅位于新店核心区,成交楼面价在1.2万元/平方米以上,值得一提的是海晟力压住宅、路桥等房企,以58.0%的溢价率夺得2014XP04地块,再次刷新了该区域高价地,另外两幅地块则由世茂和国贸控股竞得,翔安新城发展再添新血液进入。

  同安区虽然存量市场压力严峻,然而去年依旧出现了高价地,楼面价首次突破了万元关卡,也标志着岛外楼面价全面破万。

  而作为商品住宅成交占据全市半壁江山的集美区,去年土地成交延续前年趋紧态势,全年只有2幅商住地块成交,其中位于橡树湾对面的国贸地块,成交楼面价打破了由园博1号保持的12066元/平方米高位,最终达到13136元/平方米,晋升为集美新高价地。

厦门楼市告别疯狂

  成交缩水 价格上扬

  2014回顾

  和2013年疯狂的楼市相比,2014年的厦门楼市显得格外冷静。2014年初以来,市场陷入低迷境地,“金三银四”、“红五月”、“金九银十”局面不再,成交一直处于低位徘徊,最终以312.42万平方米收官,环比下跌近30%。

  供大于求

  月均供应量28万平方米

  经历前两年高位成交后,2014年年初全国降价潮的到来导致楼市成交频频受挫,厦门市场也未能幸免。虽说一系列救市政策陆续出台,但博弈氛围浓厚,开发商的蓄客也举步维艰。受限于多方因素,2014年厦门商品住宅新增供应大幅收窄,全年新增供应量336.22万平方米,环比下跌22.5%。其中集美区的新增供应面积137.68万平方米,占全市供应面积的40.9%,仍然是绝对主力区域。湖里区和同安区的供应面积分别为50.96万平方米和45.76万平方米,位居二三位。

  从月度供应走势看,相对往年而言,大起大落的情况少了许多。去年4月市场出现了一波出盘潮,供应面积达到了去年最高。不过好景不长,此后市场供应开始明显下滑。直到为了冲刺年终业绩,供应量再次从9月的谷底迅速拉升,全年月均供应量维持在28万平方米的低位徘徊。不过,虽然供应市场有所下滑,但仍高于成交量,供求双方首次呈现三年来供大于求的趋势。

  楼市降温

  住宅成交大幅收窄

  虽然限购限贷松绑等利好政策不断,但楼市成交与前年的疯狂相比大相径庭。另外,厦门房价涨幅过高,刚需客户外溢的现象进一步加剧,成交量大幅收窄,仅为312万平方米。

  从区域成交看,2014年区域成交排行前三名分别是集美区、湖里区和同安区。集美区由于区域成熟度不断提高,品牌房企的集聚竞争也进一步提升了楼盘品质,在售楼盘多且体量大,推盘频率高,最终以132.28万平方米继续蝉联年度区域成交冠军,市场占有率高达42.3%,环比前年上涨了4.4%。湖里区以53.77万平方米成交量位居亚军,成交面积占比17.2%。同安区以38.50万平方米位居成交量排行榜第三,成交面积占比14.5%。

  与成交遇冷相反的是,2014年全市商品住宅均价却一路高歌,呈现大幅上涨趋势。据统计,去年全市成交均价达19807元/平方米,创下历史新高,上涨幅度高达26.3%。其中,岛内成交均价33432元/平方米,上涨幅度达20.6%,岛外成交均价15709元/平方米,上涨幅度32.3%。

  产品丰富

  首置、首改仍是主力

  受供应结构的影响,2014年全市主力供销主力户型为80-90平方米、120-144平方米和100-120平方米的产品。其中,80-90平方米面积段的产品表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,两三房依旧是成交的贡献主力房型。复式和四房虽说供应基数较小,但去化表现良好,市场存量房源偏少。

  此外,去年全市商品住宅以10000-15000元/平方米的单价区间为主力,占比高达38.2%。对比前年单价段成交表现,2014年15000-20000元/平方米的首改产品占比明显提高了20%。可见,改善型产品市场份额扩容趋势越发明显。

  价格仍是影响楼市成交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在成交总价段中,2014年各总价段产品的表现波动明显。虽然100-150万元的产品成交量依旧是最高,占比31.8%,但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显著,100万元以下的占比严重缩水,仅占12.5%而已。由此可见,刚需房渐行渐远。此外,100万元以上的产品全线呈上扬趋势,再次折射出厦门房价上行以及改善产品占主导的态势。150-200万元的成交占比提升6.6%,也预示这种市场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强。

  2014年厦门土地市场整体表现跌宕起伏,有过无人问津的暗淡流拍,也有过百轮竞价的高价地加冕。事实上,去年土地市场也一直随着楼市的行情波动,我们不妨来看看过去一年的土地市场,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梁珮瑜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